何谓中医?源阴阳,调五行。平衡在这世间的每一缕风,每一滴水,每一粒微尘。
所以,中医的原理,在天地之间,天地平衡是谓道。
中医的原理,在人与人之间,人与人的平衡,谓之曰德。
中医的原理在人的身心之间。身心平衡为医。:
与其说中医是医疗手段,不如说,这里蕴含着天地万物的智慧和点滴,虽然今天我们在想到中医二字的时候,具化成的样子,是一味味草药。

肝对应风
心对应火
脾对应湿 暑
肺对应燥
肾对应寒
所以湿热之人 其根源问题在脾
脾 与胃相表里 开窍于口 其充在肌肉 主运化五谷精华 其情为思
季节上与长夏相对应 长夏就是我们所说的伏天。伏天给人的感觉也是湿湿的 黏黏的 的感觉。
湿热之邪,或因过食辛热肥甘,或嗜酒无度,酿成湿热,内蕴脾胃所致
.脾主运化,其气主升,胃主受纳,以和降为顺.
湿热蕴结中焦,纳运失司,升降失常,故脘腹痞闷,纳呆呕恶;热势急迫,且湿又为阴邪,易阻气机,故便溏而不爽.脾主肌肉4肢,湿性重着,睥为湿困,流注肢体,故肢体困重.湿遏热伏,郁蒸于内,故身热不扬,汗出不解,口渴多饮,小便短黄.湿热蕴结脾胃,熏蒸肝胆,疏泄失权,胆汁不循肠道而外溢肌肤
则见身目鲜黄,皮肤发痒.舌质红,苔黄腻,脉濡数,为湿热内蕴之征.
推荐的一味中药
茯苓代茶饮:茯苓味甘,淡,性平,解热除湿,利水渗湿,健脾宁心。